李学林,冷链物流管理李学工
万亩平畴的云南通海,是我国“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近年来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帮助下,不靠海、不沿边的通海县,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每天都有数百辆满载蔬菜的货车驶往全国各地,其中36%还销往东南亚各国,最远可到迪拜。 2020年,通海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615元。 “西部是我国特色农业和优质果、菜、花等鲜活农产品重要供应地。像云南通海这样,农产品冷链物流随高原特色农业同步发展,通过项目支撑、政策保障,初步构建起冷链物流体系的雏形,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在外向型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过去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主委、云南农业科学院院长、云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团专家组组长李学林跑遍云南16个市州、60多个县。 为通海、元谋等蔬菜大县支着,手把手教学、与菜农交心,李学林委员早年就提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是鲜活农产品减损,确保产品质量、实现增值增效增收的关键。随着我国新产业布局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目前更多的地方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滞后等新的短板愈加凸显。 “以云南为例,2019年,全省菜、果产地冷库缺口109万和56万立方米。冷链运输能力有限,云南鲜活农产品多以公路运输为主,在运输中采取普通冰瓶、冰袋保鲜运输约占95%,冷链运输约占5%。全省冷藏运输车理论缺口约达3000辆左右。”长年与农为友,掌握大量数据和实例,李学林认为,目前,我国西部冷链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首先是冷库不足,致使果蔬花基本上都由产地直供,集散地环节冷库建设欠账太多;企业主体冷链物流载体培植也有待加强。目前各地以冷库企业和龙头企业为主的冷链物流模式,及以批发商和超市为主的冷链物流模式的比例较小,采收环节的预冷处理普遍不足。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和关键技术领域,李学林发现现行单一以冷链物流装备建设为主导与保鲜产品技术需求的适配性不足,加快以提高或保障产品品质为目标的装备与保鲜技术协同研究迫在眉睫。 “因此,强化政策支撑和政府引导尤为迫切!冷链物流涉及面广、关联度大,需要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加快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李学林委员建议,针对薄弱环节,要抓紧制定加强立项投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电价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政策措施,加快企业主体培育,完善链条,做强产业。 同时,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建议在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的乡镇和中心村,重点支持建设节能型通风贮藏设施、节能型机械冷库、节能型气调贮藏库,以及清选分级、分拣包装、保鲜、烘干及冷藏运输等设施设备,从源头解决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在重点产业县建设一批区域性集配中心,集中建设低温加工处理、冷藏保鲜设施和冷链配送及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设备,推进第三方服务,提高冷链物流现代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 在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面,李学林建议支持各地经营主体建设专业化产地保鲜处理体系,就地进行农产品分拣、切割等净菜加工,把产品增值和就业空间留在本地,对产品废弃物进行产地资源化利用,减少运输成本。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各类鲜活农产品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以需求引领冷链物流制造企业集成创新,提供与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保鲜需求相配套的冷链装备和技术。 “农业技术支撑至关重要,同时信息化赋能,让特色产业赢得未来。”李学林还建议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整合生产、加工、流通数据有效资源,支持领军企业建立集生产信息、信息发布、全程温控、追溯跟踪、产品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线上营销产地仓,实现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及设施保障,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接续乡村振兴。(记者 赵汉斌) 来源: 科技日报 QQ技术乐园提醒:部分教程和软件中可能含有投递者个人宣传广告/QQ/QQ群等联系方式,如涉及交易请谨慎对待! » 转载保留版权:QQ技术乐园 » 李学林,冷链物流管理李学工 »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qqjsly.cn/news/33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