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壬,塞壬唱片
我们总因看不清当下所处的时代而经常耿耿于怀,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每一位正投身于历史文化研修中的人们,如果能不断的学习,了解并通过世界美术史之妙,深入显出的看懂历史,将一生受益无穷。 魔镜,魔镜,会讲故事的镜子—— “任凭弱水三千,我独取一瓢饮”,这篇文章依旧从我擅长并研究了10余年的中国历代古铜镜起笔。 王仲殊早就在《汉代考古学概说》中说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铜镜的国家之一。中国的铜镜,始终只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具,并没有像日本弥生时代和古坟时代那样,把从中国输入的铜镜当作珍宝或神器。由于铜镜的形制和花纹,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演变,所以在考古年代学上有较大的意义。” 在中国唐代,开始出现迦陵频伽纹饰的铜镜:
随着佛教传入中原,迦陵频伽首先出现于北魏石刻上,继而出现在敦煌的壁画中。唐代开始流行,而至辽代。 其实人面鸟身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墨子·明鬼》中曾提到句芒去给郑穆公赐十九年寿,《山海经》之《海外东经》中的句芒就是“鸟身人面”。《抱朴子·内篇》卷三:“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长沙马王堆墓的帛画上也出现一对人面鸟,可见最迟从汉代起,人面鸟身的艺术形象已在中国各地出现。 2019年7月,我在大英博物馆拍摄的古希腊时期的塞壬图案陶瓶(公元前500年—480年)下图: 塞壬的故事:希腊神话中有半人半鸟的女神西壬海妖(Sirenes:海妖,译作美人鸟)。根据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描写,她们居住在海岛间,以其美妙的歌声引诱航海者,使他们迷而忘返从而一举杀之。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国王,师从亚里士多德的亚历山大大帝,统一希腊,横扫中东,占领埃及,征服波斯帝国之后,军队直接到达了印度河流域。他雄心勃勃的希望打下印度,一路向东,并幻想把那生产丝绸的东方民族纳入囊中。 附: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登基,公元前335年,征服雷斯各部,平定底比斯,雅典叛乱,统一巴尔干半岛。 1)征服小亚细亚半岛 2)征服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和埃及 3)征服两河流域 4)征服波斯本土 5)征服巴克特里亚 6)征服苏格底亚纳 7)征服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32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沿印度河南下,经木尔坦,到印度河入海处,沿着海岸穿过德罗西亚沙漠,再经埃克巴纳坦到巴比伦。公元前323年,卒于巴比伦。 万物皆有欢喜处,这个世界美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古希腊赛壬陶罐,她唱着魔法歌声,指引我看到了希腊神话中的海妖赛壬,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讨,史海翻滚,自希腊而印度,并在几百年后,沿着张骞的丝绸之路,一路东行,途径龟兹,楼兰,大宛,且末来到敦煌。 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形容西域之广袤繁盛。东汉应邵在注解《汉书》时即持此意。但近代有学者指出;“敦煌”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言,或月氏语,或吐火罗语,或古羌人语,意思或为“诵经处”。 古希腊文化,和印度宗教的传播,还有张骞到访大月氏的经历,东西方文化频繁的交汇融合,艺术是始终是跟随帝国的附属品,希腊海妖赛壬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迦陵频伽艺术形象。 二十世纪初,斯坦因在中国的新疆考古发掘时,曾在克孜尔石窟发现过有翼的人面像,他认为“这些壁画的构图和色调,把我们引回到埃及罗马墓葬画中,所绘希腊少女及青年美丽的头部上去。希腊是佛教美术造像中有翼神像的祖先。。” 没有一个神话不会破灭,没有一艘船会永远不沉没,“妖”成“神“,只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 赛壬没有留在原来狭促阴暗的海域做海妖,而是跟随亚历山大大帝扬帆远行,旅途中涤荡了自己浮躁凶恶的本质,在古印度化茧成蝶,新生为佛祖前善于歌唱,美丽的精灵。古印度的佛教徒,给了塞壬一个新名字“迦陵频伽”,汉语“妙音鸟”。
QQ技术乐园提醒:部分教程和软件中可能含有投递者个人宣传广告/QQ/QQ群等联系方式,如涉及交易请谨慎对待! »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qqjsly.cn/zqss/1062.html |